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资讯

清华大学研发无线充电公路

2014-05-15 14:53:00 阅读次数:

      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,让更多人关注无排放的绿色电动小汽车。北京市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已进行了两轮的摇号,不过 大部分期待拥有私家车的市民对电动车仍存有顾虑:行驶不到300公里就得充电一次电至少得6个小时,小区还需安装专门的固定充电桩……这些限制因素都让市 民对电动车难以动心。

 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,当您驾驶着电动汽车在公路上飞驰,无论是直道还是弯道,无论是隧道还是桥梁,电动车一边行 驶就能一边快速给电池补充电能。之前的顾虑还会存在吗?这不是天方夜谭,来自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本科生戴亚奇和同学们研发出的“自由”技术就能实现上述 情景。这项技术获得了清华大学第32届“挑战杯”科技竞赛特等奖。

  无线充电公路 科技让新能源车边行驶边充电 

  发明缘起:研究未来汽车发现瓶颈

  2011年,戴亚奇进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就读。从小就对汽车有极大兴趣的他在学校的课堂里如饥似渴地学习,很快就觉得“吃不饱”了,“我想按自己的兴趣再深入一些研究汽车。”他说。2013年10月,他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加入了“未来汽车”兴趣团队。

  这是一个神奇的团队,团队里的成员来自清华各院系。他们大胆想象,对汽车的各个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究。有人在研究可以转动的汽车底盘,有人在钻研更具流线型的车身外观,戴亚奇则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——无线充电技术。

  他告诉记者,无线充电源于无线电力传输技术,最基础的原理就是19世纪被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,即闭合电路的一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,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,“也就是说电磁场其实可以传递电量。”2006年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发明了磁谐振式远距 无线充电。目前,诺基亚、三星、英特尔等知名企业已经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无线充电产品及研发计划。

  在研究中戴亚奇发现,由于磁场方向难以确定,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都有一个通病,就是充电线圈在接收能量时 必须始终放在发射线圈正上方并固定角度使二者相对。一旦线圈位置或角度偏离,则充电的效率和功率都急剧下降。这个被动接受能量的“瓶颈”使得无线充电在未 来的发展与应用都将遭到很大的影响,“我找遍了专利、学术资料,都没有发现可以攻克这一难题的技术。”

  戴亚奇决心攻克这一难题。

  设计过程:发现“三线圈垂直测量接收法”

  当年年底,他和其他几名同学开始了“自由角度无线充电”的技术研究。他们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找到能够测交流电磁场方向的装置,找出其中的参数,再找到破解之法。结果却发现,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装置。研究一度陷入困境。

  “后来我们决定干脆自己动手‘白手起家’,设计一个能对准磁场方向并接收能量的装置。”戴亚奇说。于是整个四 人团队开始进入攻坚阶段。只要没有课,他们就泡在综合服务楼内的一间约1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,“有时做实验晚了,就在那里过夜。”当年寒假,团队成员“晚 走早回”,只休息了半个月。

  在一次集体头脑风暴中,戴亚奇灵感迸发,他想到了能否利用三个电磁线圈相互垂直进行测量和接收的办法。和同学 进行交流后,他们很快在实验室搭起了台架,进行测试。结果真的成功了。 “当时的那种兴奋绝对要超过考试拿100分。”戴亚奇说,为了保护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,他们立即着手为这一磁场方向测量方法和装置申请了发明专利。

  效果展示:半米距离“点亮”二极管

  不久前,记者在清华大学见到这个“自由角度无线充电”的装置。装置的核心部件如同两个圆环垂直交叉的陀螺仪, 大小如同成年人的手掌。这两个圆环又同时和一个方形框架垂直,“两个圆环三个电磁线圈,这就是三线圈垂直测量接收装置。”介绍,9米的传输距离,意味着能 覆盖18米宽的路面。沿着公路建起无线充电系统,道,这三个线圈中两个用于测量电磁场,一个用于接收电磁场传递的能量。

  把装置置于实验台架上的任意位置,周围即是磁场。启动装置后,记者发现前方约半米处的一根原本熄灭的二极管很 快发亮,“这说明装置已经准确地将对准了磁场方向,电磁线已经将能量传递到了二极管。”戴亚奇说,系统中接收线圈可自由角度转动,能够测量出发射线圈产生 的交流电磁场方向并自动校准接收线圈。利用该装置可使充电始终对准所在位置的交流电磁场方向,主动地捕捉磁场能量,从而实现在发射线圈附近任意位置的有效 充电。辅以一套现在已经成熟的电量注入技术,就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了。

  当记者提出,用这种无线方式充电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时。他表示,这种充电技术中的磁场频率跟手机差不多,且大 部分能量都会被专门设计的接收装置吸收,对人体健康并无大碍。至于如何为这种充电方法进行计费,戴亚齐笑道:“这很简单,跟无线互联网wifi一样,把电 量像流量一样计费就可以了。”

  前景展望:从手机到宇宙飞船皆可应用

  采访中戴亚奇表示,目前国外公开的有角度无线充电技术,充电距离能达到9米。他们目前半米的无线充电距离主要 是受到了高频电流的限制,“我们用的是1M赫兹的频率,国外的无线充电技术,电流频率能达到2000赫兹以上。”他说,自己还会和同学一起坚持研究下去, 尽快把这项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。

  戴亚奇介绍,9米的传输距离,意味着能覆盖18米宽的路面。沿着公路建起无线充电系统,将充电线圈置于高速公路隔离带,就可以形成一条“充电公路”,在这里,电动汽车可以边行驶边充电,达到持续行驶的功能。

  戴亚奇相信,这种自由角度无线充电技术在未来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。当人们还在关注着这项新技术能给电动汽车的 推广带来多大动力时,他们的眼光已经放得更加长远。“还有一项巨大的潜在功能就是可以应用在我们的手机上,充电器和移动电源将彻底成为历史。”他说,只要 安装了充电线圈的环境都可以实现对手机进行充电,因为是“自由角度”,所以不管手机是“躺”在桌面上,还是被人握在手里,只要主人愿意,它们可以随时补充 电量。

  而在更远的未来,戴亚奇说这项技术甚至可以应用在航天飞行器上。他说,现在的飞船在外太空作业时需要消耗大量 电能,这些电能有两个来源,一是自带太阳能电池板发电,二是通过与空间站对接,从那里获得能量,“电池板体积巨大,对接技术难度很高且需要时间较长,而通 过自由角度从空间站无线充电,上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。”

  背景:“最未来”大家庭 获近20项创新发明专利

 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在清华大学,“未来汽车团队”还有11个“兄弟”。包括“未来机器人”、“未来医疗”、“未来航空”等等。他们同属一个大家庭,叫做“最未来”。

  清华大学团委老师告诉记者,“最未来”是清华为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而组建的学生创新群体,学生凭兴趣参与, 没有硬性科研任务,因此可以用轻松的态度来“玩”科技。成立4年来,团队成员超过500人,累计完成百余项科研项目,正在进行的项目达70余项,近半数成 员有科技项目获奖、专利申请、学术论文发表等经历,仅专利就有近20项。

  记者注意到, “最未来”团队的许多科研成果都来自于学生们对生活的思考。比如学生发现老师经常遇到无线麦克风电池耗尽的麻烦,就发明了无线充电麦克风;因为市面上普通 路由器不支持电脑在校内上网,他们就发明了清华专属路由器;还有的学生在一个玻璃罩内放上平面的LED显示器,通电高速旋转后,可显示五颜六色的立体数 字、汉字、漫画、奔跑或跳远的小人,经编程软件控制后,还可形成定制的图案,目前,这款名为“光的三次方”的小玩具已在淘宝上热卖。



-
纽泰姆客服

咨询中心

SERVICE